站內搜尋

中研院民族所

專任研究人員
首頁 > 本所人員 > 專任研究人員
鄭瑋寧 (Cheng, Weining)
副研究員
研究室:R2708
電話:26523470
在本所任職期間:2011年2月迄今
研究概述

我從1994年開始從事有關魯凱社會與文化的研究,當時關心的課題是:如何從文化範疇來掌握階序社會的性質。我的博士論文聚焦在親屬與經濟的相互建構,指出在地的文化範疇與邏輯(特別是人觀、物、時間、空間與工作)在資本主義化過程中經歷了解構與再建構的過程,從而呈現為揉雜、異質的面貌。

    我的博士後研究階段,正值金融海嘯席捲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與文化。面對人類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前所未見的政治經濟鉅變,我開始投入有關新自由主義的歷史發展與相關政治經濟哲學爭辯之中,為的是要全面釐清:這個階段的資本主義發展,究竟對人類社會文化乃至與人性,帶來了怎樣的衝擊、影響與後果?為此,我同時參與了兩個為了探究新自由主義對社會科學知識與南島民族社會文化之影響的研究群(即清華大學的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研究群,和本所的比較南島研究群)。我希望同時從歷史發展、知識思辨,以及在地個案所展現之普遍性與獨特性等層面,藉由長期累積的民族誌,重新提出切合新時代的研究議題與問題意識。

    為此,我從存在人類學、人類學本體論轉向以及法國後結構主義與當代思潮所得之啟發,重新處理了社會人類學四大分支:就親屬而言,我從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互動與存在議題的照面,指出情感作為親屬關係的基礎,以及家做為存有空間的意義。就儀式而言,我從當地人失去親人所經歷的喪葬過程,辨識出當代儀式做為人們重新建構自身為關係性存有的場域。就經濟而言,我處理了不同類別資本投入台九線的歷史過程及其對區域空間產生的結構化作用,並清楚指出:魯凱人隨著金融化制度理性化與金融資本形式的多樣化,個人因不同邏輯而形成了不同分裂主體之間或對立衝突、或交替出現、或相互結合的情況。這是台灣地方社會在金融資本主義下的經濟主體性之所以如此異質、動態的運作機制。就政治而言,我由區辨不同性質的權力及其情緒慣語入手,探究魯凱人在金融資本邏輯滲透至政府運作的情境中,所經歷的政治主體化過程,並由此指出其所踐行之政治社群性的異質面貌。藉由細緻分析並理論化被研究對象的當代性,我持續與當前社會科學與政治經濟哲學的理論爭辯,相互切磋琢磨,以尋找出能夠有效勾繪與掌握新時代社會、文化及人性的創新知識形式。


學歷
  •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2002.10 - 2007.06)

現職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19.04-)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2011.02 - 2019. 04.09)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2010.07 - 2011.01)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2008.01 - 2009.12)
  •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2009.02 - 2009.07)
  •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教育系兼任講師(2003.08 - 2004.01)

研究專長
  • 資本主義與工作的人類學研究、人觀與親屬、情緒研究、文化產業與商品化

研究區域
  • 臺灣/南島

著作目錄
    • 2019-12
      鄭瑋寧,2019,《關係的心:資本主義過程中的魯凱人觀、情感與家的社群性》,共354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2014
      文明凝視下的地方社會:魯凱社會文化研究之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2017-09
      黃應貴、鄭瑋寧,2017,《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共328頁,台北:群學。
    • 2013-12
      鄭瑋寧,2013,《文明凝視下的地方社會》,共29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所。
    • 2015
      情感、田野技法、存在與人類學知識。思與言(53): 211-252。
    • 2014
      現代性下愛的實踐與情感主體:以魯凱人為例。考古人類學刊 80:179-220。(TSSCI) (PDF)檔案下載
    • 2013
      衣飾、仿效與外貌的政治: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8: 37-78。(TSSCI) (PDF)檔案下載
    • 2010
      文化形式的商品化、「心」的工作和經濟治理:以魯凱人的香椿產銷為例。台灣社會學 19:107-146。(TSSCI)
    • 2009
      親屬、他者意象與「族群性」: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東台灣研究 12:27-68。(經審查論文)
    • 1999
      族群、歷史與空間:從「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談起。台灣博物館民族誌通訊社論壇 2(1):66-72。
    • 2015
      鄭瑋寧,accepted,〈情感、田野技法、存在與人類學知識〉,《思與言》。
    • 2015-09
      鄭瑋寧,2015,〈情感、田野技法、存在與人類學知識。〉,《思與言》,53, 211-252。
    • 2014-06
      鄭瑋寧,2014,〈現代性下愛的實踐與情感主體〉,《考古人類學刊》,80:179-220。
    • 2013-06
      鄭瑋寧,2013,〈衣飾、仿效與外貌的政治: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8:37-78。
    • 2010
      鄭瑋寧,2010,〈文化形式的商品化、「心」的工作和經濟治理:以魯凱人的香椿產銷為例〉,《台灣社會學》,19:107-146。(TSSCI)
    • 2009
      鄭瑋寧,2009,〈親屬、他者與「族群性」: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東台灣研究》,12:27-68。
    • 1999
      鄭瑋寧,1999,〈族群,歷史與空間:從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談起〉,《台灣博物館民族誌通訊論壇》,2(1):66-72。
    • 2015-09
      鄭瑋寧,2015,〈情感、田野技法、存在與人類學知識。〉,《思與言》,第53卷,頁211-252。
    • 2010
      鄭瑋寧,2010,〈文化形式的商品化、「心」的工作和經濟治理:以魯凱人的香椿產銷為例〉,《台灣社會學》,19:107-146。(SCIE, TSSCI)
    • 2023-06
      鄭瑋寧,accepted,〈感性之存有、情感的此性與世界構作: 以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魯凱人為例〉,《臺灣人類學刊》。(TSSCI)
    • 2017-12
      鄭瑋寧,2017,〈勞動、身體和「親密的家」: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胡台麗、余舜德、周玉慧編,《跨・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的視野》,頁131-16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 2017-09
      黃應貴、鄭瑋寧,2017,〈導論: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黃應貴、鄭瑋寧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頁1-74,台北:群學。
    • 2017-09
      鄭瑋寧,2017,〈資本的幽靈、分裂的主體:魯凱人的日常金融實踐與經濟生活〉,黃應貴、鄭瑋寧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頁247-326,台北:群學。
    • 2017-05
      Weining Cheng,2017,〈Styling Ethnicity: The Fabrication of 'Authenicity' among the Rukai of Taiwan〉,張珣、蔡志偉編,《宗教、法律與國家:新時代的文化復振》,頁279-300,台北:南天。
    • 2015
      鄭瑋寧,2015,〈再現死亡、悲懷難遣:以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為例〉,黃應貴編,《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頁309-367,台北:群學出版社。
    • 2015
      鄭瑋寧,2015,〈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新形宗教〉,黃應貴編,《個人救贖與新興宗教》,頁42-52,台北:聯經。
    • 2014
      鄭瑋寧,2014,〈情感、存有與寓居於「家」:當代魯凱人的家之樣貌〉,黃應貴編,《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頁398-477,台北:群學出版社。
    • 2013-12
      鄭瑋寧,2013,〈導言〉,鄭瑋寧編,《文明凝視下的地方社會》,頁v-xiv,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所。
    • 2000
      鄭瑋寧,2000,〈族群、歷史與空間:一個人類學角度的思考〉,夏黎明、呂理政編,《族群、歷史與空間: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討論會論文集》,頁255-262,台東: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 2019-10
      鄭瑋寧,2019,〈「權力」、情緒與分歧的未來:當代魯凱人的政治社群性〉,黃應貴、林開世編,《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頁299-372,台北:群學。
    • 2015
      鄭瑋寧,2015,〈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新形宗教〉,黃硬貴編,《個人救贖與新興宗教》,頁42-52,台北:聯經。
    • 2023-05
      鄭瑋寧,accepted,〈政經治理性下的主體、希望和欲望:以當代魯凱人為例〉,郭佩宜、鄭瑋寧編,《邁向治理與世界構作的人類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 鄭瑋寧、郭佩宜,未出版,〈導論:邁向治理與世界構作的人類學〉,郭佩宜、鄭瑋寧編,《邁向治理與世界構作的人類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研究所。
    • 2013b
      站在知識前沿,探詢理論化「當代」的可能性:評述《「文明」之路》。考古人類學刊78: 37-78。(TSSCI) (PDF)檔案下載
    • 2013a
      在反思性斷裂與批判性回歸的辯證路徑上,探尋新知識的可能:評述《港都百工圖》。台灣社會學 25:169-181。(TSSCI)
    • 2010
      Michael Jackson: Palm at the End of Mind: Relatedness, Religiosity, and the Real. 考古人類學刊 72: 137-140。
    • 2009
      Krista E. Van Vleet: Performing Kinship: Narratives, Gender and the Intimacies of Power in the Andes. 台灣人類學刊 7(2): 189-192。
    • 2017-06
      鄭瑋寧,2017,〈Cannibal Metaphysics. Viveiros de Castro, Eduardo.〉,《台灣人類學刊》,15(1), 174-179。
    • 2013-06
      鄭瑋寧,2013,〈站在知識前沿,探尋理論化「當代」的可能性:評述「文明」之路〉,《考古人類學刊》,78:171-184。
    • 2013
      鄭瑋寧,2013,〈在反思性斷裂與批判性回歸的辯證路徑上,探尋新知識的可能:評述《港都百工圖》 〉,《台灣社會學》,25:171-181。
    • 2012-06
      鄭瑋寧,2012,〈人類學知識的本體論轉向:以21世紀的親屬研究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6:153-170。
    • 2010
      鄭瑋寧,2010,〈Michael Jackson, Palm at the End of Mind: Relatedness, Religiosity, and the Real〉,《考古人類學刊》,72:137-140。
    • 2009
      鄭瑋寧,2009,〈Krista E. Van Vleet, Performing Kinship: Narratives, Gender and the Intimacies of Power in the Andes〉,《台灣人類學刊》,7(2):189-192。
    • 2017-06
      鄭瑋寧,2017,〈Cannibal Metaphysics. Viveiros de Castro, Eduardo.〉,《台灣人類學刊》,第15卷第1期,頁174-179。
    • 2019-12
      鄭瑋寧,2019,〈書評:Carsten, Janet. Durham: Blood Work: Life and Laboratories in Penang〉,《臺灣人類學刊》,第17卷第2期,頁138-143。
    • 2022-12
      鄭瑋寧,2022,〈對「地方」的歷史存有論進行人類學探問〉,《臺灣人類學》,20(2), 250-255。
    • 2022-12
      鄭瑋寧,2022,〈對「地方」的歷史存有論進行人類學探問〉,《臺灣人類學》,20(2), 186-191。
    • 2007
      Working Together: Relatedness and Economy amongst the Rukai of Taiwan. Ph.D Thesis, Department of Social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2000
      人、家屋與親屬: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2007
      Weining Cheng, 2007, “Working Together: Relatedness and Economy amongst the Rukai of Taiwan”, Department of Social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 2000
      鄭瑋寧,2000,〈人、家屋與親屬: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人類學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
    • 2011
      Taromak魯凱人日常慣行的情緒政治。論文發表於「日常生活的政治:區域研究的微型場域」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主辦,3月 4至5日。
    • 2010b
      Existence and Religiosity amid Economic Turbulence: A Case of the Austronesian Rukai, Taiwan. 論文發表於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10月2至5日。
    • 2010a
      「美麗就是力量:魯凱人衣飾的美學政治」。論文發表於「日常生活的政治:跨文化與跨界的對話」學術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主辦,5月14至15日。
    • 2009
      Work, and Intimacy among the Austronesian Rukai,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ast by Southeast: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Asia, the Society for the East Asian Anthropology and Taiwan Society for Anthropology, 2nd-5th July.
    • 2008
      「文化形式」的商品化:以魯凱人新興經濟活動為例。論文發表於「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11月7至9日。
    • 2004
      不動的源起與實踐性的力量:東部魯凱人權力的初步分析,2004,論文發表於「階序與權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10月6至8日。
    • 2001
      小米、家屋與社群: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論文發表於「表徵與界限」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4月27日。
    • 2000
      小米、家屋與親屬: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論文發表於「親屬、儀式與社群」小型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合辦,7月3至4日。
    • 2104-06
      Weining Cheng, 2104, “Relatedness, Legality, and the Heterogeneous Ontologies of Personhood among the Rukai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the Decennial Conference, Association of Social Anthropologists of the UK Common Wealth</I>, University of Edinburhg: Association of Social Anthropologists of the UK Common Wealth, 2104-06-19 ~ 2014-06-22.
    • 2104-02
      鄭瑋寧,2104,〈虛實交融中的存有樣態(modes of being)與生活世界: 當代魯凱人喪 葬實踐的『宗教性』〉,發表於新興宗教與宗教性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人社院: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2104-02-26 ~ 2014-02-28。
    • 2018-03
      鄭瑋寧,2018,〈「權力」、情緒與分歧的未來:當代魯凱人的政治社群性〉,發表於新世紀的政治思維與治理,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8-03-10 ~ 2018-03-11。
    • 2016-02
      鄭瑋寧,2016,〈資本的幽靈、分裂的主體:魯凱人的日常金融實踐與「經濟」生活〉,發表於財政金融與地方或文化產業學術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6-02-27 ~ 2016-02-28。
    • 2015-11
      Weining Cheng, 2015, “Christian Motherhood, Relational Body, and Ethical Subject: An Existential-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Charismatic Healing Practices among the Protestant Rukai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Indigenous Christian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I>,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5-11-10 ~ 2015-11-11.
    • 2015-10
      鄭瑋寧,2015,〈工匠的身體詩學或鍛造階級的自我技藝?: 《The Body Impolitic》一書作為思考的起點〉,發表於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暨東亞人類學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東亞人類學會(EAAA),2015-10-03 ~ 2015-10-04。
    • 2015-09
      鄭瑋寧,2015,〈論金融資本主義做為經濟人類學的課題〉,發表於民族學研究所60週年所慶「跨‧文化」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5-09-17 ~ 2015-09-19。
    • 2015-03
      鄭瑋寧,2015,〈資本、辯證意象與倫理想像:試論太陽花運動中「經濟」主體如何浮現〉,發表於318太陽花運動一週年學術研討會:重構台灣─太陽花的振幅與縱深,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台灣教授協會,2015-03-14 ~ 2015-03-15。
    • 2014-12
      Weining Cheng, 2014, “Being Oneself in Alterity: The (Un)Making of ‘Authenticity’ in Clothing Styles among the Rukai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PHA 2014 Conference</I>, 台灣大學、台東大學: Pacific History Association, 2014-12-03 ~ 2014-12-06.
    • 2014-09
      Weining Cheng, 2014, “Styling Ethnicity: The Fabrication of 'Authenticity' among the Rukai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台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當代面貌的探索</I>,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 2014-09-15 ~ 2014-09-17.
    • 2013-08
      Weining Cheng, 2013, “DNA Testing, Relational Personhood, and the Heterogeneous Ontologies of ‘Inheritance’ among the Rukai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the 17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s</I>,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UAES, 2013-08-05 ~ 2013-08-10.
    • 2012-11
      Weining Cheng, 2012, “Mimesis and the Beauty of Otherness amongst the Rukai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Annual Meeting for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I>, Hotel Hilton, San Fancisco: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2012-11-14 ~ 2012-11-18.
    • 2012-10
      鄭瑋寧, 2012, “工作、身體慣行和「親密的家」: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 paper presented at <I>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I>,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 2012-10-06 ~ 2012-10-07.
    • 2012-10
      鄭瑋寧,2012,〈站在知識前沿,探尋理論化「當代」的可能性:評《「文明」之路》〉,發表於《「文明」之路》新書討論會,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文明」之路》新書討論會籌備小組、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2012-10-20。
    • 2012-07
      鄭瑋寧,2012,〈情感、想像與存在:魯凱人如何建構他們的「家」〉,發表於「什麼是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07-03 ~ 2012-07-05。
    • 2012-04
      鄭瑋寧,2012,〈當她的心感受到他的熱情:魯凱人的愛、情緒能動與「家的意象」〉,發表於第一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2012-04-26 ~ 2012-04-28。
    • 2011-11
      鄭瑋寧,2011,〈情感互動中的田野技法、存在與知識:人類學家做為有性別的人,如何成為掌握當代社會性的測度〉,發表於「性別與人類學知識」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2011-11-18 ~ 2011-11-19。
    • 2011-10
      Weining Cheng, 2011, “As Her Heart Feels His Passion: Love, Emotional Agency, and the 'Family Image' among the Austronesian Rukai,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I>,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1-10-08 ~ 2011-10-09.
    • 2011-03
      鄭瑋寧,2011,〈Taromak魯凱人日常慣行的情緒政治〉,發表於「日常生活的政治:區域研究的微型場域」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11-03-04 ~ 2011-03-05。
    • 2010-10
      Weining Cheng, 2010, “Existence and Religiosity amid Economic Turbulence: A Case of the Austronesian Rukai,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I>,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0-10-02 ~ 2010-10-05.
    • 2010-05
      鄭瑋寧,2010,〈美麗就是力量:魯凱人衣飾的美學政治〉,發表於「日常生活的政治:跨文化與跨界的話」學術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2010-05-14 ~ 2010-05-15。
    • 2009-07
      Weining Cheng, 2009, “Time, Work, and Intimacy among the Austronesian Rukai,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ast by Southeast: Mutilpe Perspectives on Asia</I>, Ins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Society for the East Asian Anthropology and Taiwan Society for Anthropology, 2009-07-02 ~ 2009-07-05.
    • 2008-11
      鄭瑋寧,2008,〈「文化形式」的商品化:以魯凱人新興經濟活動為例〉,發表於「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8-11-07 ~ 2008-11-09。
    • 2004-10
      鄭瑋寧,2004,〈不動的源起與實踐性的力量:東部魯凱人權力的初步分析〉,發表於「階序與權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10-06 ~ 2004-10-08。
    • 2001-04
      鄭瑋寧,2001,〈小米、家屋與社群: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發表於「表徵與界限」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1-04-27。
    • 2000-07
      鄭瑋寧,2000,〈小米、家屋與親屬: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發表於「親屬、儀式與社群」小型學術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2000-07-03 ~ 2000-07-04。
    • 2019-02
      Weining Cheng, 2019, “Mutuality in the Age of Precocity: Relational Finance, Well-being, and the Trans-ethnic Economic Sociality of Betel Workers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 on Labour, Employment, and Work in East Asia</I>, Naha, Okinawa University, Japan: Department of Law and Economics, Okinawa University, 2019-02-18.
    • 2014-06
      Weining Cheng, 2014, “Relatedness, Legality, and the Heterogeneous Ontologies of Personhood among the Rukai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the Decennial Conference, Association of Social Anthropologists of the UK Common Wealth</I>, University of Edinburhg: Association of Social Anthropologists of the UK Common Wealth, 2014-06-19 ~ 2014-06-22.
    • 2019-08
      鄭瑋寧,2019,〈漂流於欲望與「社會」之間的多重主體:一個民族誌的探究〉,發表於多重人觀與自我學術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2019-08-15 ~ 2019-08-16。
    • 2020-11
      鄭瑋寧,2020,〈可分解的存有、差異的對稱及動態的整體論秩序:從Descola的類比本體 論體制談起〉,發表於類思維工作坊,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中心,2020-11-16。
    • 2020-09
      鄭瑋寧,2020,〈金融化市場下的治理性、欲望和主體性:以當代魯凱人為例〉,發表於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系,2020-09-26 ~ 2020-09-27。
    • 2014-02
      鄭瑋寧,2014,〈虛實交融中的存有樣態(modes of being)與生活世界: 當代魯凱人喪 葬實踐的『宗教性』〉,發表於新興宗教與宗教性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人社院: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2014-02-26 ~ 2014-02-28。
    • 2021-12
      鄭瑋寧,2021,〈情感的個別體(haecceity)以及關於「生命」的人類學詰疑(aporia)〉,共16頁,發表於人類學的本體論研究群第一次寫作會議,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人類學的本體論研究群,2021-12-12。
    • 2021-11
      鄭瑋寧,2021,〈金融化治理性之下的主體、希望和欲望:以當代魯凱人為例〉,共39頁,發表於原住民、國家與治理:臺灣、大洋洲、東南亞跨域比較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台史所,2021-11-03 ~ 2021-11-05。
    • 2011
      新自由主義經濟結構下的社會實踐。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12(3): 50-28。
    • 2015-10
      鄭瑋寧,2015,〈家,安身寓居的所在?〉,《芭樂人類學》,頁284-293。
    • 2015-10
      鄭瑋寧,2015,〈自由市場與個人自由的兩難情愫〉,《芭樂人類學》,頁268-275。
    • 2015-09
      鄭瑋寧,2015,〈情感、田野技法、存在與人類學知識〉,《思與言》,53(3), 211-252。
    • 2011
      鄭瑋寧,2011,〈新自由主義經濟結構下的社會實踐〉,《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3):50-58。
    • 2015-09
      鄭瑋寧,2015,〈情感、田野技法、存在與人類學知識〉,《思與言》,第53卷第3期,頁211-252。
回上一頁